大家好,我是陳鈺,作為微特新產品事業部的一員,出差早已成為我工作的常態,同事們都笑稱我為四處奔波的 “老伙計”。前幾天收拾時,翻出三年來攢下的張張車票,突然想起第一次去現場時手忙腳亂的樣子——那時候連螺絲刀都拿不穩的新人,如今竟也成了能帶徒弟的"老師傅"。
今天,我想通過分享工作中的點點滴滴,讓大家了解微特技術服務工程師的真實世界。
自加入微特,一晃已是三年。這三年,我在全國各地穿梭,深入各大企業的生產一線,祖國的每一個省份,都留下了我的足跡。在汽車生產車間,我目睹了一輛輛汽車從零部件逐步組裝成整車,感受到工業生產的高效與精密;在中聯重科,我仰望著全球最大的塔吊,被大國重器的磅礴氣勢深深震撼;在煉鋼廠,我忍受著高溫的炙烤,體會到一線勞動者的堅毅;在東北的冰天雪地中,領略大自然的嚴酷。
在這過程中,我體驗到了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,將微特的產品交付到客戶手中......這些經歷如同點點星光,照亮了看似平凡的售后工作,讓我領悟到其中不凡的價值,也讓我懂得,每個項目背后,都承載著客戶的信任與期待
在漫長的奮斗征程中,領略過極寒冬日里凜冽刺骨的寒風,那如刀割般的冰冷,至今仍刻在記憶深處。記得2023 年年初,我們小組接到一項緊急任務:對大連某船廠的 14 臺塔吊設備進行改造,加裝監控系統。正月初九,當朋友圈還飄著年夜飯的余香時,我和同事已經踏上前往東北的列車。一路上,我們信心滿滿,還互相打趣:“年輕力氣盛,哪會怕這點冷!”
陳鈺和同事在大連某船廠
然而,抵達現場后,現實給了我們沉重一擊。零下 20 多度的低溫,加上七八級的海風,寒冷像無數根鋼針,狠狠地刺在臉上,凍得人渾身發抖。施工現場的狀況更是棘手,船廠停產 20 年,設備銹蝕嚴重,傳感器尺寸不符,技術參數還是韓文,溝通和操作都困難重重。但我們沒有絲毫退縮,迅速商議出應對方案:風小的時候進行室外作業,風大就轉移到司機室接線。在接下來的日子里,我們頂著嚴寒,與時間賽跑,一點一點推進項目。終于,在交付期內完成了 14 臺監控系統的安裝、調試與驗收。那一刻,所有的疲憊和艱辛都化作了心中的自豪。
而當時間的來到2024年7月,炎炎烈日高掛廣西某冶金鋼廠的上空,一場前所未有的高溫炙烤,同樣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間。當時廣西冶金鋼廠急需完成設備改造升級,我又承擔了起重機改造任務。
正值盛夏,冶金車間熱浪翻滾,鋼水不斷散發著熱量。然而起重機每個部件的調試都直接影響著安全生產,我和同事頂著高溫檢查線路調試設備。汗水濕透了工作服,濕了又干,留下一層白花花的鹽漬,鹽漬在皮膚上磨擦好似在提醒我:“技術要扎實,事情要做好,不要反復調試爭取一次搞定驗收”。最終經過連續奮戰,我們按時完成了冶金廠全部設備的升級改造。
如今看著新入職的售后工程師們,總會想起當初那個接觸傳感器安裝緊張得手心冒汗的自己。從需要師傅手把手教接線,到能獨自完成項目;從見客戶就臉紅,到能在技術研討會上侃侃而談,微特用三年時間把我鍛造成了能扛低溫也能扛高溫的"工業醫生"。
在微特我不僅實現了自我成長,也見證了公司的蓬勃發展。微特就像一艘不斷前行的巨輪,在市場的浪潮中破浪前行,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。而我,有幸成為這艘巨輪上的一員,與它一同駛向更廣闊的未來。